抱薪救火是什么意思?

www.boshengsuji.cn2021年09月01日成语大全3700

词语大全为您提供了抱薪救火的读音(可以点击怎么读进行抱薪救火跟读),抱薪救火的意思和解释是什么,抱薪救火的近义词和反义词,用抱薪救火怎么造句,抱薪救火的英文翻译是什么,抱薪救火用五笔怎么打,抱薪救火的词语接龙等,相信对您的学习抱薪救火这个词语一定有帮助。

这篇文章为您提供抱薪救火的拼音、怎么读的读音,抱薪救火的基本解释(释义),抱薪救火的意思是什么?抱薪救火的英文翻译,用抱薪救火怎么造句等内容!

抱薪救火读音/繁体/五笔/英文翻译

拼音 bào xīn jiù huǒ 读音 跟我读
繁体 抱薪救火 类型 成语大全
五笔 此词无五笔连打 平音 baoxinjiuhuo
词性 中性 语法
拼读 波(bo1)奥(ao4),抱(bao4)|西(xi1)因(yin1),薪(xin1)|鸡(ji1)又(you4),救(jiu4)|喝(he1)乌(wu1)我(wo3),火(huo3)
英语翻译 add fuel to the fire;do sth. counterproductive

抱薪救火是什么意思?

· 基本释义

用抛掷木柴击火的办法灭火。比喻方法不对,反而使祸害扩大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“且夫以地事秦,譬犹抱薪救火,薪不尽,火不灭。” 抱:抛掷。薪:柴草。

· 详细释义

【解释】:薪:柴草。抱着柴草去救火。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,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。

【出自】:《史记·魏世家》:“且夫以地事秦,譬犹抱薪救火,薪不尽,火不灭。”

【语法】: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没能阻止反而加速灾祸

· 词语出处

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三回:“若听诸葛亮之言;妄动甲兵;此所谓负薪救火也。”","《史记·魏世家》:“且夫以地事秦,譬犹抱薪救火,薪不尽,火不灭。”

· 网络释义

抱薪救火,中国古代成语,出自《史记·魏世家》中苏代与魏安釐王的一段对话“且夫以地事秦,譬犹抱薪救火,薪不尽,火不灭。”意为:抱着柴草去救火。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,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。它告诫我们解决问题或消除灾祸,只有看清事物本质,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,否则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,灾祸继续扩大。

抱薪救火的近反义词?

抱薪救火近义词:抱薪救焚,掘地寻天,负薪救火,适得其反,扬汤止沸,引足救经,南辕北辙,饮鸩止渴,火上浇油,披麻救火,把薪助火

抱薪救火反义词:釜底抽薪,拔本塞源,根除祸患,雪中送炭

抱薪救火词语接龙

(~抱薪救火~)在开头的接龙:火光,火山,火把,火电,火力,火苗,火灾,火红,火焰,火柴,火种,火候,火炬,火箭,火炽,火烧,火枪,火化,火警,火葬

(~抱薪救火~)在结尾的接龙:去火,发火,玩火,点火,军火,烧火,生火,灭火,烟火,炉火,肝火,恼火,喷火,怒火,开火,淬火,虚火,上火,文火,灯火

火烛小心 → 心上心下 → 下笔成文 → 文质彬彬 → 彬彬有礼 → 礼顺人情 → 情同手足 → 足食足兵 → 兵销革偃 → 偃旗仆鼓 → 鼓舌摇唇 → 唇齿相须 → 须髯若神 → 神不附体 → 体规画圆 → 圆颅方趾 → 趾踵相接 → 接风洗尘 → 尘羹涂饭 → 饭来张口 → 口说无凭 → 凭空捏造 → 造端倡始 → 始末缘由 → 由博返约 → 约定俗成 → 成群集党 → 党同伐异 → 异闻传说 → 说东谈西 → 西方净土 → 土牛木马 → 马仰人翻 → 翻然改进 → 进身之阶 → 阶前万里 → 里应外合 → 合盘托出 → 出乎意外 → 外圆内方 → 方面大耳 → 耳目昭彰 → 彰明昭著 → 著作等身 → 身做身当 → 当之无愧 → 愧不敢当 → 当耳边风 → 风移俗改 → 改政移风 → 风雨同舟 → 舟水之喻 → 喻之以理 → 理直气壮 → 壮志未酬 → 酬功给效 → 效颦学步 → 步步高升 → 升山采珠 → 珠沉沧海 → 海约山盟 → 盟山誓海 → 海底捞月 → 月夕花晨 → 晨炊星饭 → 饭囊酒甕 → 甕里酰鸡 → 鸡犬桑麻 → 麻痺不仁 → 仁人志士 → 士饱马腾 → 腾云驾雾 → 雾里看花 → 花攒锦聚 → 聚萤积雪 → 雪花飞舞 → 舞榭歌楼 → 楼船箫鼓 → 鼓唇摇舌

用抱薪救火怎么造句?

上个月他因旷课,考试没有及格,你不帮他补课,还约他跳舞,这不是抱薪救火吗?

·我们做事要讲究方法,不能抱薪救火。

·你这种抱薪救火的教育方式,只会让孩子走向歪路。

·他们斗得这么激烈,是因为你那次调解不当,有如抱薪救火。

·他们俩吵架,你不劝,反而也加进去,你简直是抱薪救火?

·他一生谨慎,说话不能说是字字珠玑,但也都是字斟句酌;为人处事从不刚愎自用,更不会做抱薪救火的蠢事。

·他都因签彩券亏空了许多钱,竟还想签注更多来补救,真是抱薪救火,奇笨无比!

抱薪救火成语典故

战国末期,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,魏国无力抵抗,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了。到公元前273年,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,势头空前猛烈。"," 魏王把大臣们召来,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。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,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,谁也不敢谈“抵抗”二字。在这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,多数大臣都劝魏王,用黄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代价,向秦王求和。"," 谋士苏代听了这些话,很不以为然,忙上前对魏王说:“大王,他们是因为自己胆小怕死,才让您去卖国求和,根本不为国家着想。您想,把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虽然暂时满足了秦王的野心,但秦国的欲望是无止境的,只要魏国的土地没割完,秦军就不会停止进攻我们。”,说到这里,苏代讲了一个故事:从前有一个人,他的房子起火了,别人劝他快用水去浇灭大火,但他不听,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,是因为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灭火反而能助长火势的道理。大王若同意拿着魏国土地去求和,不就等于抱着柴草救火吗?”,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,但是胆小的魏王只顾眼前的太平,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。到公元225年,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,包围了国都大梁,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,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。

与抱薪救火相关的谜语:一个人抱着木头救火【成语谜】

发表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